关于裂缝检测鉴定:
1、应在对结构构件裂缝宏观观测的基础上,绘制典型的和主要的裂缝分布图,并应结合设计文件、建造记录和维修记录等综合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结构性、适用性、耐久性的影响,初步确定裂缝的严重程度。
2、对于结构构件上已经稳定的裂缝可做一次性检测;对于结构构件上不稳定的裂缝,除按一次性观测做好记录统计外,还需进行持续性观测,每次观测应在裂缝末端标出观察日期和相应的较大裂缝宽度值,如有新增裂缝应标出发现新增裂缝的日期。
3、裂缝观测的数量应根据需要而定,并宜选择宽度大或变化大的裂缝进行观测。
4、对需要观测的裂缝应进行统一编号,每条裂缝宜布设两组观测标志,其中一组应在裂缝的*宽处,另一组可在裂缝的末端。
5、裂缝观测的周期应视裂缝变化速度而定,且*长不应**过1个月。
6、对裂缝的观测,每次都应绘出裂缝的位置、形态和尺寸,注明日期,并附上必要的照片资料。
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的裂缝检测
1、结构构件裂缝观测标志,可视现场具体情况及观测期限要求进行设计,采用的观测标志应具有可供量测的明晰端面或中心。当观测期较长时,可采用镶嵌或埋入构件的金属标志、金属杆标志或楔形板标志;当观测期较短或要求不高时,可采用油漆平行线标志或用胶粘贴的金属片标志;当要求较高,需要测出裂缝纵横向变化值时,可采用坐标方格网板标志。
2、对于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数量不多且易于量测的裂缝,视标志形式不同,可采用比例尺、小钢尺或游标卡尺等工具定期量出标志间距离,测得裂缝变化值,或用方格网板定期读取“坐标差”,计算裂缝变化值;对于较大面积且不便于人工量测的大量裂缝,可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测得裂缝变化值;对于需要连续监测变化情况的裂缝,可采用测缝计或传感器自动测记方法观测裂缝的变化。4.2.3对于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可在宽度较大的裂缝处采用垂直于裂缝贴石膏饼的方法(石膏饼直径宜为100mm,厚度宜为10mm)进行持续观测,若发现石膏开裂,应立即在紧靠开裂石膏处补贴新石膏饼。
公司具备以下检测鉴定能力:
一、工业房屋质量鉴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房屋质量鉴定;
1)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使用时;
2)用途或使用环境改变时;
3)进行改造或增容、改建或扩建时;
4)遭受灾害或事故时;
5)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或者出现较严重的腐蚀、损伤、变形时。
2、在下列情况下,宜进行房屋质量鉴定:
1)使用维护中需要进行常规检测鉴定时;
2)需要进行全面、大规模维修时;
3)其他需要掌握结构性水平时。
3、当结构存在下列问题且仅为局部的不影响建、构筑物整体时,可根据需要进行专项鉴定:
1)结构进行维修改造有专门要求时;
2)结构存在耐久性损伤影响其耐久年**;
3)结构存在疲劳问题影响其疲劳寿命时;
4)结构存在明显振动影响时;
5)结构需要长期监测时;
6)结构受到一般腐蚀或存在其他问题时。
目前, 我国地震活动正处于活跃期。为了防震减灾, 对旧有物需要分期分批进行鉴定加固。尤其对于旧厂房, 由于早期抗震规范要求较低, 且相当一部分建于大跃进时期, 有的结构先天不足,有的因使用荷载、使用环境对结构产生较大影响,使旧厂房存在较大的隐患。因此对旧厂房进行检测、评估、鉴定及加固, 增强旧厂房的使用功能, 延长其使用寿命, 是工业行业适合我国国情的重要大事。同时,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现代测试技术, 增加定量的科学分析手段, 总结出一套完整、有效的厂房鉴定方法是工业界十分关心的问题。公司专业从事于:历史遗留检测鉴定(办房产权前的检测鉴定)、出租房屋租赁前的质量检测鉴定、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房屋改变使用用途鉴定及改变使用功能鉴定、文化、娱乐、宾馆、餐饮、商铺、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开业前、拆改房屋鉴定、危险房屋鉴定、火灾后结构检测鉴定、房屋地基承载力及抗震鉴定、地铁及施工震动等原因引起的房屋损坏鉴定、混凝土长期性和耐久性能检测、结构变形与沉降检测、房屋加固、增层、改造鉴定、厂房外商验厂检测。
房屋性检测的主要检测参数有:倾斜、沉降、裂缝、地基基础、砌体结构构件、木结构构件、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结构构件等,各参数的检测一般为现场检测。
非现场检测项目有:
a.混凝土结构构件检测中,混凝土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b.钢结构构件检测中,钢材抗拉强度试验法检测钢材试件抗拉强度,钢材弯曲强度试验方法检测钢材试件弯曲变形能力。
c.木结构构件检测中,木材顺纹抗压、抗拉、抗剪强度试验,木材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木材横纹抗压强度试验。
房屋性检测的检测过程:
1、调查房屋的使用历史和结构体系。
2、测量房屋的倾斜和不均匀沉降情况。
3、采用文字、图纸、照片或录像等方法,记录房屋主体结构和承重构件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
4、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项目,应根据结构承载力验算的需要确定。
5、必要时应根据房屋结构特点,建立验算模型,按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和使用荷载的实际状况,根据现行规范验算房屋结构的储备。
6、分析房屋损坏原因。
7、综合判断房屋结构损坏状况,确定房屋危险程度。
检测结论为危险房屋或局部危险房屋的检测报告,须按规定报送市房屋质量检测中心审定。
工业厂房常见的几种隐患
1.1屋顶处隐患
屋顶部分的隐患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比如,屋顶积灰太多以至于**过了可以承载的压力、大型屋顶的面板发生裂缝、屋顶防水层老化、屋顶天沟发生锈蚀或破损等,以及屋面漏雨、钢屋顶架脱焊、屋顶卸灰斗被堵塞、钢筋雨遮破损、联接板安装螺丝松动、脱落等均是工业厂房屋顶处的常见隐患。
1.2墙体处隐患
墙体处隐患一般包括墙体裂缝、气楼挡风板受损、玻璃钢挡雨片受损、墙皮骨架柱变形、挡水板破损或脱落、落水管破损、墙体渗水、以及天窗玻璃破损等。
1.3吊车梁处隐患
吊车梁的隐患,即吊车梁的损坏现象,比如吊车梁发生破损、露筋、轨道螺丝破损等现象,又如钢制吊车梁的发生变形、锈蚀、以及脱焊等现象。
1.4厂房立柱处隐患
立柱的隐患指立柱麻面、或发生撞损、露筋、锈蚀等现象。
1.5走台处隐患
走台踏面锈蚀穿孔、或栏杆脱焊松动等现象。

已建成的下列房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且未列入近期拆除改造计划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按现行抗震鉴定标准进行抗震鉴定:
(一)《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甲类和乙类;(二)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房屋;(三)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房屋。鼓励其他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且未列入近期拆除改造计划的房屋产权人,委托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按现行抗震鉴定标准进行抗震鉴定。经鉴定需加固的房屋,应当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建设主管部门确定的限期内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未加固前应当限制使用。
*十三条 从事抗震鉴定的单位,应当遵守有关房屋抗震设防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保证房屋的抗震鉴定质量,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十四条 对经鉴定需抗震加固的房屋,产权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进行抗震加固设计与施工,并按国家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抗震加固应当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产权人的房屋维修计划相结合。经鉴定需抗震加固的房屋在进行装修改造时,应当同时进行抗震加固。
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房屋的抗震加固,应当注意保持其原有风貌。
*十六条 已按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抗震设计或抗震加固的房屋在合理使用年限内,因各种人为因素使房屋抗震能力受损的,或者因改变原设计使用性质,导致荷载增加或需提高抗震设防类别的,产权人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抗震验算、修复或加固。需要进行工程检测的,应由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
*十七条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当地人民**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受损房屋抗震性能的应急评估,并提出恢复重建方案。
*十八条 震后经应急评估需进行抗震鉴定的房屋,应当按照抗震鉴定标准进行鉴定。经鉴定需修复或者抗震加固的,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修复或者抗震加固。需易地重建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规划和建设。
1.4《工程结构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中关于检测鉴定的规定
1)基本规定中的3.4.6条
3.4.6工程结构应按设计规定的用途使用,并应定期检查结构状况,进行必要的维护和维修;当需变更使用用途时,应进行设计复核和采取必要的措施。
1、由于对房屋承载力计算、房屋传力体系的调查、房屋荷载调查、结构验算的成本太高,农村专业技术力量和技术装备有限,且绝大多数房屋都没有经过设计,难以有效实施。所以规范条文将承载力验算仅作为有条件的少数地区进行,大多数地区不考虑承载力验算,而通过房屋表象评估来实现对承载力的判断。这样提高本导则在农村地区的可操作性。
2、根据主要承重构件使用性能及承载力和稳定性等方面来定义了危险房屋的概念。
3、农村系指农村与乡镇中层数为一、二层的一般民用房屋。相对于城市,我国农村具有单体规模矮小、造价低廉、度水平偏低等特点。由于农村存在主体结构材料强度低(如土木、砖木、石木结构)、结构整体性差、房屋各构件之间连接薄弱等问题,多数房屋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隐患。
4、“既有”房屋应是指已投入使用的房屋。房屋概念可作如下表述:房屋是指固定在土地上,有屋面和围护结构,可供人们直接地在其内部进行生产、工作、生活、学习、储藏或其他活动的物,房屋一般都以平方米面积计算。根据这一表述,《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鉴定的对象应该明确以下二条:
1)、不包括其它构筑物在内,如道路、桥梁、隧道、码头等,甚至排除与房屋较其近似或密切相关的构筑物,如宝塔、亭台、烟囱、碉堡、假山等。
2)、凡正在建造的工程,即使是房屋,由于它处于形成阶段,不属于完成了的房屋所以,所以理应排除在外。这就区别:“工程验收”和“房屋鉴定”两类标准的分界线。
(1)初步调查内容
收集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施工记录、施工验收和工程地质勘查等资料;调查被检测物结构的现状与缺陷、环境条件;使用期间的加固与维修情况、用途与荷载变更情况等,进一步明确委托方的检测目的和具体要求,并了解是否已进行过相关检测。
(2)检测方案内容
概况描述(结构类型、面积、层数、设计、施工及单位、建造年代等);检测目的或委托方的检测要求;
检测依据,主要包括检测所依据的标准及有关的技术材料等;检测项目和使用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的数量;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情况;检测工作进度计划;所需要的配合工作;检测中的措施;检测中的环保措施等。
(3)检测报告内容
委托单位名称;概况,包括工程名称、结构类型、规模、施工日期及现状;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单位名称;检测原因、检测目的、以往检测情况概述;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依据的标准;检测方案及数量;检测日期、报告完成日期;检测项目的主要分类检测检测数据和汇总结果;检测结果、检测结论;主检、审核和批准人员的签名。
问:改建、扩建和加层检测鉴定
答:根据《DGJ08-81-2015 现有抗震鉴定与加固流程》,对现有进行改建、扩建或加层时,必须按改建、扩建或加层后的结构状态建立计算模型,进行抗震鉴定,并按现行上海市标准《抗震设计规程》DGJ08-9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对现有进行改建时,如改建仅涉及原有结构局部区域的个别非抗侧力构件,并确保原结构整体抗震能力不被削弱,也可暂不进行抗震鉴定,但新增结构须按现行上海市标准《抗震设计规程》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并保证新老结构的连接。未经抗震设计的现有不宜进行加层,如确需加层时,必须按现行上海市标准《抗震设计规程》的要求进行抗震鉴定和设计。对加层应进行整体抗震计算,计算时应将原与加层部分一并考虑,其承载力验算和抗震措施应满足现行上海市标准《抗震设计规程》的各项规定,不满足要求的结构应进行抗震加固。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时,材料标准强度应取用实测材料强度,构件截面尺寸以实测为准,荷载应根据使用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结构荷载规范》规定取值。直接在物上加层时,必须加强加层部分与原之间的连接,连接要确保能有效传递地震作用。改建、扩建和加层经验算后确定原有需进行加固时,应先对原有进行加固施工后才可进行改建、扩建或加层施工。常见的改建、扩建和加层有公寓、酒店、KTV、电影院改造、厂房扩建加层、商场改造等。更多关于改建、扩建和加层检测鉴定相关知识及政策法规,请咨询我们。
-/gbachfc/-
http://wqrety168.cn.b2b168.com